全国服务热线 028-86263083关于明涛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企业微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下载
问题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专区>行业动态>详细信息
降低“首贷”门槛 中国为小微企业解“难上之难”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9年07月16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对于本就融资不易的中国小微企业而言,借到第一笔钱往往“难上加难”。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曾表示,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小微企业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但平均成立4年4个月以后才能获得首次贷款。不过小微企业一旦获得“首贷”,随后获得第二次贷款的比例高达76%,获得四次以上贷款比例为51%,后续融资可得率较高。

    该现象意味着,破解“首贷难”将帮助中国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打开大门。但要找到开门的钥匙,还须解决两个问题。

    其一,是银企间信息不对称。尤其“首贷”小微企业多处在初创期,征信记录等各类信息不够全面,金融机构往往难以预估其还款意愿和能力。

    科技是解开上述矛盾的“法宝”,在新兴技术土壤下成长起来的互联网银行已对此进行了有效探索。蚂蚁金服旗下网商银行董事长胡晓明透露,该行通过技术对小微企业信用进行量化,以数据为基础,可以让机器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计算小微企业本身信贷额度、违约概率和信贷周期。

    在科技加持下,互联网银行已成为支持小微企业生力军。网商银行成立一周年时,服务小微企业数量只有170万家,3年后的今天已达到1700万家。由腾讯设立的微众银行“微业贷”产品中,66%客户为首次获得银行贷款,77%客户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

    在官方层面,专家则认为应加强跨部门协调,对各类替代性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逐步把公共数据整合到同一平台,降低不必要重复成本。

    以苏州为例,截至6月底,该市企业征信平台累计征集企业授权36万户,72家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按期提供信息,采集信息1.7亿条,接入金融机构达100家。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股权融资服务平台累计帮助1万多家企业解决融资6000亿元,其中2200多家企业获得“首贷”资金132亿元。

    攻克小微企业“首贷难”须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抵质押物不足。

    中国审计署日前公布的一份审计工作报告指出,截至3月底,其抽查的18家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仅占18.36%,且抵质押时银行大多偏好房产等“硬”资产,专利权等“轻”资产受限较大。在此情况下,多数初创或成长期小微企业由于自有资金不足,可供抵押物少,往往被拦在融资“门槛”之外。

    为此,中国正着力探索抵质押物创新,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就是其中重要措施。6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拓宽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双创”企业获得贷款渠道,推动缓解融资难。

    事实上,如今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融资支持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正不断增多。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专利质押融资项目同比增长33%,其中金额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下的小额专利质押融资项目占比为68.6%。随着各方合力推动,这一局面还有望继续改善。

    中国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透露,官方今年将要求银行在信贷计划中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单列信贷计划和专项考核激励,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力度;同时拓宽质押物范围,开发专门产品,鼓励商业银行研究知识产权打包组合质押模式,努力促使更多小微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首贷。


郑重声明:本文旨在为用户提供知识产权行业资讯,传播更多信息。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业务分类
  • • 商标注册
  • • 专利申请
  • • 版权登记
  • • 商标注销
  • • 互联网
  • • 高新申报
  • • 商标服务
  • • 项目申报
资讯专区
  • • 行业动态
  • • 企业新闻
  • • 商标
  • • 政策解读
  • • 专利
  • • 版权
关于明涛
  • • 集团简介
  • • 荣誉资质
  • • 专家团队
  • • 里程碑
  • • 联系我们
  • • 在线留言
免费热线电话

028-86263083

服务时间

0:00-24:00

明涛知识产权移动端
明涛知识产权公众号
友情链接:     中国版权网     |     明涛专利系统     |     专利查询     |     明涛OA系统     |     中国商标网     |     成都明涛知识产权     |     中国商标网     |     标状元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Copyright © 2019 明涛知识产权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6370号-1 北京明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